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和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较多,发生机制也较为复杂,早期诊断和治疗干预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因此近几年该病的敏感生物标志物检测是临床研究的热点[1]。同型半胱氨酸(Hcy)是蛋氨酸与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能够反映人体血管损伤情况[2];D二聚体(D-D)则为交联纤维蛋白特征性降解产物,可反映人体纤溶亢进状态和血栓形成情况[3]。目前,临床上对于Hcy、D-D与脑卒中不同类型、分期以及病灶大小的相关性研究较少。本研究则深入比较分析了不同脑卒中类型、脑卒中分期以及病灶直径者血清Hcy及血浆D-D水平差异情况,以明确Hcy与D-D检测在脑卒中诊治中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住院部8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脑血管病手册(翻译版,原书第2版)》[4]中脑卒中相关诊断标准,经常规头颅影像檢查结合临床表现确诊;入选前4周内未服用过可能影响Hcy、D-D检测结果的药物;病历资料完整;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非脑血管病所致的神经功能不全;合并严重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血液系统疾病者;有恶性肿瘤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其他脑血管事件者。纳入同期我院体检中心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纳入标准:肝肾、呼吸等各项检测结果正常;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有精神或神经疾病史者;有脑卒中或其他脑血管病史者。观察组男41例,女45例,年龄40~82岁,平均(58.24±7.15)岁,脑卒中类型:缺血性脑卒中50例、出血性脑卒中36例,脑卒中分期:急性期20例、亚急性期25例、慢性期41例;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38~80岁,平均(57.15±8.03)岁。两组入选者的性别、年龄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所有入选者均于清晨抽取空腹外周静脉血6 mL,其中3 mL置入真空管中使用3000 r/min离心力离心10 min后取血清,使用日立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循环酶法检测血清Hcy水平;另外3 mL置入装有枸橼酸钠抗凝剂的真空管中使用3000 r/min离心力离心10min后取血浆,使用CA7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D-D水平。
所有检测操作均在血液标本采集后1 h内完成,检测操作由同一组检测人员完成。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入选者血清Hcy及血浆D-D水平差异,进一步按照脑卒中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分期(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以及病灶直径(>4 cm、1.5~4 cm、<1.5 cm)将观察组患者进行分组,比较不同脑卒中类型、脑卒中分期以及病灶直径患者血清Hcy及血浆D-D水平差异,并分析Hcy、D-D水平与脑卒中分期以及病灶直径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9.0软件,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使用Spearman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入选者Hcy、D-D水平比较
观察组患者Hcy、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脑卒中患者不同类型Hcy、D-D水平比较
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Hcy、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Hcy、D-D水平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2.3 脑卒中患者不同分期Hcy、D-D水平比较
脑卒中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患者Hcy、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脑卒中患者Hcy、D-D水平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差异显著(P<0.05);经Spearman检验Hcy、D-D与脑卒中病情严重度均呈明显正相关(r=0.781,r=0.542,P<0.05),见表3。
2.4 脑卒中患者不同病灶直径Hcy、D-D水平比较
脑卒中病灶直径>4 cm组、病灶直径1.5~4 cm组、病灶直径<1.5 cm组患者Hcy、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脑卒中患者Hcy、D-D水平病灶直径>4 cm组>病灶直径1.5~4 cm组>病灶直径<1.5 cm组,差异显著(P<0.05);经Spearman检验Hcy、D-D与脑卒中病灶直径均呈明显正相关(r=0.752,r=0.503,P<0.05),见表4。
3 讨论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主要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种,其致残率和死亡率位居我国疾病首位。临床研究表明,脑卒中患者的病理基础为血管损伤与病变,其主要病理改变为纤溶与凝血机制异常,血液高凝状态、血栓、炎性因子等多种因素均为影响该病发生与进展的常见危险因素[5]。脑卒中并发症较多,病情严重,需及早进行诊治以改善患者预后。随着国内生物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专家指出生物因子能够作为诊断脑血管病的可靠依据。临床研究也表明,多种生物标志物(hs-CRP、NT-proBNP、CysC、D-D、Hcy等)均与脑血管病的发生、进展以及预后有紧密联系[6]。本研究主要针对Hcy、D-D在脑卒中临床诊治中的有效性进行分析。
Hcy为蛋氨酸脱甲基的中间代谢产物,人体无法合成[7]。李茜等[8]研究指出,Hcy水平异常升高可对神经血管产生损伤,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脑血管病发生风险。有研究报道指出,高Hcy血症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是普通人的3~4倍,其对于闭塞性血管病的作用机制可能为:高Hcy能够促进氧自由基快速生成,引发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毒性作用,同时抑制内皮素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增加血小板粘附性,促进凝血;导致一氧化氮合成增加,血管舒缩功能受到影响[9-10]。国内部分文献报道证实Hcy在一定程度上有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造成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还有一定促进血液凝固和脂质过氧化效果,在脑卒中发生和进展中有重要作用[11-12]。本研究结果也显示观察组患者血清Hcy水平高于对照组,可见Hcy异常升高能够指示脑卒中的发生。D-D是交联纤维蛋白的一种特征性降解产物,人体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时D-D水平呈异常升高状态[13]。因此,D-D可反映人体继发纤溶亢进、血栓形成与高凝状态以及纤溶酶和凝血酶的生成情况[14]。Magyarkuti等[15]的研究指出,脑梗死患者早期血浆D-D水平即出现异常升高情况,且不同TOAST亚型的患者血浆D-D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国内部分研究报道对D-D的基础与临床进行了大量研究,指出血浆D-D水平检测有助于诊断血栓性疾病和评估预后,血浆D-D水平异常升高与脑卒中高黏滞综合征有紧密联系[16,17]。本研究结果也显示观察组患者血浆D-D水平高于对照组,可见D-D水平也能够指示脑卒中的发生。
进一步对脑卒中患者Hcy、D-D水平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不同脑卒中类型、脑卒中分期以及病灶直径患者Hcy、D-D水平也高于对照组,也证实Hcy、D-D水平异常升高可作为判断脑卒中发生的可靠依据。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发病原因、不同发病机制以及不同预后的脑梗死患者个体差异明显,因此生物学指标也可能存在显著改变。本研究中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Hcy、D-D水平并无统计学差异,可见检测Hcy、D-D水平并不能够为区分脑卒中类型提供数据指导。而脑卒中患者Hcy、D-D水平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病灶直径>4 cm组>病灶直径1.5~4 cm组>病灶直径<1.5 cm组,提示随着脑卒中患者病情的加重Hcy、D-D水平呈逐渐增加趋势,即二者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度呈正相关,提示通过检测Hcy与D-D在判定患者分期以及病灶大小等方面有一定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Hcy与D-D检测可作为诊断和评估患者病情的可靠依据,也可指示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Sidorov E,Sanghera DK,Vanamala JKP. Biomarker for Ischemic Stroke Using Metabolome:A Clinician Perspective[J]. J Stroke,2019,21(1):31-41.
[2] 王育芳,董茂顺. 同型半胱氨酸与脑卒中的相关性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22):3422-3423.
[3] 曾义,王曦,黄忠,等. 凝血指标联合D-二聚体检测在不同类型脑卒中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4):17-19.
[4] Harold P,Adams JR,著. 脑血管病手册(翻译版)[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69-201.
[5] 吴智鑫,李莹莹,梁斯娜,等. B型脑钠肽联合D-二聚体对心源性栓塞型脑卒中患者的快速筛选价值[J]. 实用医学杂志,2018,34(1):44-48.
[6] 汪欣,吴旋,蔡梅玉. 脑卒中患者中检测N-末端脑钠肽前体、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价值[J]. 血栓与止血学,2014,20(1):23-25.
[7] 王玉娟,刘坤,李全瑞.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老年脑卒中相关性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33-35.
[8] 李茜,韩成甫,夏贺南,等. 老年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血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各项指标的变化[J]. 血栓与止血学,2018,24(4):597-599.
[9] 庞国勋,靳会欣,刘洪涛. 脑卒中患者MTHFR基因多态性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關系研究[J]. 解放军医药杂志,2018,30(12):98-100.
[10] Huang S,Yin L,Xu Y,et al. The homocysteine associated variant rs548987 of SLC17A3 confers susceptibility to ischemic stroke in Chinese population[J]. J Neurol Sci,2016,15(370):78-81.
[11] 方明. 急性脑卒中病因学分型和病变部位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临床关系[J]. 中国当代医药,2018,25(28):62-65.
[12] Lu SS,Xie J,Su CQ,et al. Plasma homocysteine levels and intracranial plaque characteristics:association and clinical relevance in ischemic stroke[J]. BMC Neurol,2018,18(1):200.
[13] 彭艳平. D-D、血清Lp(a)水平变化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程度的关联性及临床意义探讨[J]. 医药论坛杂志,2018,39(4):122-124.
[14] 于小琪,秦琴保,王双艳,等. 不同卒中亚型脑梗死病人早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期神经功能改善及预后的相关性[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 16(12):1762-1764.
[15] Magyarkuti A,Adak O,Halbritter A,et al. Electronic and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tacked dimer molecular junctions[J]. Nanoscale,2018,10(7):3362-3368.
[16] 孙晓燕,谢炳玓. 不同梗死部位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6,56(15):57-59.
[17] 林裕锋,黄幸红.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脑卒中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6,(9):19-21.
(收稿日期:2019-02-14)
同型半胱氨酸联合D二聚体检测在脑卒中诊治中的临床价值
- 2024-11-20
- 2024-11-04
- 2024-11-04
- 2024-11-04
- 2024-08-21
- 2024-08-20
- 2024-08-20
- 2024-07-23
- 2024-07-23
- 2024-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