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提升,日常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营养摄入量增加,可能导致人体糖分和脂肪含量不均衡,肾脏的排毒能力减弱,加上不规律的生活作息和吸烟酗酒习惯,很容易患上糖尿病。
糖尿病作为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根据不同发病群体分为2型糖尿病和1型糖尿病。其中1型糖尿病属于青年发病型糖尿病,通常是发生在35岁以下的群体,在糖尿病患者群体综述10%左右。1型糖尿病由于自身产生胰岛素的细胞被彻底损坏,自身不具备生产胰岛素的功能,所以患者一旦接受胰岛素治疗就需要终身使用,极大的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2型糖尿病属于成人发病型糖尿病,通常发生在35岁~40岁范围内的群体,在糖尿病群体占比90%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相较于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体内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并未彻底坏死,甚至部分患者由于体内产生的胰岛素量较大,原有作用大大下降,出现胰岛素抵抗现象。所以,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仅仅是一种相对缺失,可以通过服用药剂的方式来补充或是刺激胰岛素分泌,以此来起到治疗作用[1]。
就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来看,二者的差异表现在以下几点:
1 年龄差异。1型糖尿病发病群体多数年龄不超过40岁,20岁以下的青少年发病多为1型糖尿病,只有少部分特殊患者并不属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年龄4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50岁以上患1型糖尿病的比例较少。年龄越小,越容易患上1型糖尿病,年龄越大,则患上2型糖尿病几率越高。
2 发病时体重差异。糖尿病发病期间,部分患者过于肥胖,或是明显超重患者多为2型糖尿病,体重越高则越容易患上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在发病前,体重通常是处于正常状态或是偏低,随着病情进展会身体逐渐瘦弱。但无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发病后体重均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增减变化,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发病后消瘦现象明显[2]。
3 临床症状差异。1型糖尿病临床症状较为明显,患者发病期间会出现多饮、多尿、多食症状,而2型糖尿病则并无明显的症状。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临床症状不明显,所以很难确定具体发病时间,通常是在医院检查血糖后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1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突出,可以较为精准的确定患者发病时期,为后续治疗提供可靠数据依据。
4 急慢性并发症差异。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酮症酸中毒患病几率较高,而2型糖尿病却很少会出现酮症酸中毒,但是一些年龄偏大的患者容易出现非酮症高渗性昏迷。慢性疾病很容易出现并发症,1型糖尿病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出现神经病变、肾脏病变和视网膜病变,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和动脉硬化等疾病,2型糖尿病除了会发生上述疾病以外,还可能出现高血压症状。所以,2型糖尿病患者患上心脑血管的几率要远远高于1型糖尿病患者,差异较为显著[3]。
2型糖尿病和1型糖尿病联系较为密切,那么2型糖尿病是否可以转化为1型糖尿病,这一点是可能的。对于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属于1型糖尿病范畴,同自身免疫发病机制相类似,主要是受到B细胞缓慢破坏导致。尽管此种疾病属于1型糖尿病范畴,但是起病具有隐匿性和迟发性特点,发病初期通过口服降糖药即可获得可观的治疗效果,治疗后27个月之内不需要在服用胰岛素药剂,而这一点与2型糖尿病相契合。临床上介于1型和2型之间的糖尿病,则称之为1.5型糖尿病。
通常情况下,对于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主要发生在30岁~45岁群体,发病期间偏瘦,不肥胖;发病缓慢,症状类似2型糖尿病;起病半年到1年范围内病情逐渐恶化,临床上表现出1型糖尿病特点,如多饮、多尿和烦躁症状,空腹血糖值在16.5mmol/L以上,即便是口服降压药也没有起到显著的料效果;胰岛功能较差,血C-肽水平偏低;血液中含有抗体,如胰岛细胞抗体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等。
父母2型糖尿病,孩子晚得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在体内可能会错误攻击胰岛细胞,影響到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通常是发生在年龄较小阶段。2型糖尿病发病,会导致体内代谢紊乱,通常是由于身体肥胖导致,发生在成年人群体。如果父母是2型糖尿病患者,那么1型糖尿病患者发病年龄将会变晚。糖尿病具有遗传风险,但是具体的发病机制还十分模糊。
急慢性并发症,是判断患者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无论哪一种糖尿病都可能出现急慢性并发症,仅仅是类型上有所差异。就急性并发症而言,1型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发生酮症酸中毒几率较小,如果患者年龄较大,出现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临床治疗中,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治疗方法有着明显差异,需要医生在精准判断患者糖尿病类型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而患者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通过不同治疗方法来判断自身具体患上哪一种糖尿病。1型糖尿病患者,临床上主要是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控制,口服降糖药效果不明显,容易反复。2型糖尿病则需要通过口服降糖药和饮食控制进行治疗,但是口服降糖药失败,或是胰岛B细胞功能衰竭时,容易出现并发症,属于胰岛素的适应症。如果临床上无法精准判断患者是哪一种糖尿病,需要进一步检查,了解患者体内胰岛素水平是相对缺乏还是绝对缺乏,空腹和餐后2小时胰岛素检查。
总的说来,2型糖尿病和1型糖尿病联系较为密切,临床治疗中需要充分结合患者年龄、发病特点,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平衡患者体内代谢水平,提升临床治疗水平的同时,降低并发症几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翁平,安洪庆.不同剂量复方α酮酸联合利拉鲁肽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20(03):63-66.
曹蕾.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的短期疗效及胰岛功能影响评价[J/OL].当代医学,2019,31(17):142-144.
黄斌,麦世龙,刘伯奇.FPG、GA、HbA1c及OGTT-2hPG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持续跟踪监测中的应用评价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9,23(03):438-440.
2型糖尿病会变成1型糖尿病吗?
- 2024-08-21
- 2024-08-20
- 2024-08-20
- 2024-07-23
- 2024-07-23
- 2024-07-23
- 2024-07-10
- 2024-07-10
- 2024-07-10
- 2024-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