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结束后,面对体检报告,你能看得懂吗?上面的各种数值、符号、字母都代表什么?
专家介绍,体检报告上的数据分为两大类:1、化验数据,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肿瘤标志物、乙肝五项等。2、检查数据,包括CT、DR、彩色超声影响学检查数据,比如囊肿、结节、肿块的大小及分级等。
化验数据:关注参考值范围
一般来说,化验数据的“正常值”是有范围的。这个范围称为:参考值范围。那么,如何判断有参考范围的数据是否正常?要根据参考值范围是单侧还是双侧来定。双侧参考值范围:也就是说参考值两侧都有数值,数据过大或者过小都属于异常。比如空腹血糖正常值:3.9~6.1mmol/L。在这个范围内的都属于正常。小于3.9mmol/L或大于6.1mmol/L都属于异常。
单项参考值范围:参考值范围只有一侧有数值。而超过这个范围的属于异常。比如甘油三酯正常值<1.7mmol/L,大于1.7mmol/L的数值都属于异常;其他数值都属于正常。
检查数据:结节、肿块要关注分级
检查报告数据一般是影像学(放射和超声)上的数据。包括两种:一是对于器官大小的描述,常见的有前列腺、肾脏、卵巢、子宫器官的大小等。描述大小目的是与正常值比较器官体积是否发生变化。比如前列腺增生体积与正常相比,多数会异常。
另一种是对于器官上出现的肿块或者结节进行大小的描述。比如甲状腺结节,一般描述结节的位置、大小和分級。出现结节或肿块即为异常,但是需要参考分级来初步判断性质。一般分级越低,良性程度越大;分级越高,恶性程度会比例增高。比如甲状腺结节2级,基本上可以确定是良性;甲状腺结节4c级,基本上可以确定是恶性。如何鉴别甲状腺结节的性质
检测数值的意义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一般而言,大部分的检验结果都具有诊断学意义,阳性检测结果意味着患有某种疾病,如血脂、血糖、转氨酶、血白细胞等检测数值升高。不过,检测数值的意义需要结合体检者具体情况来分析。在排除生理性改变后再考虑病理性变化。比如AFP升高,在育龄期女性体检AFP易升高,首先要排除怀孕的可能性。
对于肿瘤标志物升高,并且升高不多,需要动态观察及追踪观察。如癌胚抗原、AFP等升高,其阳性诊断率只有20%~40%。如果数值升高太多,且超过正常值上限的两倍,则需要进一步检查或专科就诊,排除身体上出现肿瘤。 关于消化道系统肿瘤的防治
(摘自《河北青年报》2019年8月13日)
天津美年体检-医生教你看体检表
- 2024-08-21
- 2024-08-20
- 2024-08-20
- 2024-07-23
- 2024-07-23
- 2024-07-23
- 2024-07-10
- 2024-07-10
- 2024-07-10
- 2024-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