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活一口气”,《黄帝内经》也指出“百病生于气也”因此,怎么养好这口“气”,对老年人来说至关重要。人体的“气”是一个整体,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五脏之气”。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科主治医师戚正涛表示,每个人的体质特点和脏器的偏盛偏衰程度都不同,所以在调补五脏之气时,也要做到“个性化”。通常来讲,女性要注重调补肝、肺、肾,男性则要注重调补心、脾、肾。从广义上说,中医所讲的“气”包括阴气和阳气,狭义上的“气”,主要是指阳氣。而对于不同的脏腑,其“气”的偏重也有所不同。比如我们的脾脏侧重于脾阳气,肝脏侧重于肝阴气,心、肺、肾则是阴阳之气都很重要。
因此,即使同样是养好一口“气”,具体到每个脏腑的侧重点皆有所不同。戚正涛表示,老人在通过养“气”来调养身体时,不妨先观察自己到底是哪里“虚”了,然后再针对该部位进行重点保养。
心气虚——“生脉”养心神
中医认为,心主血脉、主神明。心气虚的老人会有面色白、心悸易惊、胸闷气短,且活动后加重的表现;更会表现为睡眠不安、健忘等问题。尤其是经常闲不住的老人,既要做家务,还要操心带孙,很容易会因为过度劳累而伤心耗气。所以,心气虚的问题以女性最为常见。
养护方法:用西洋参、三七、五味子各5克、麦冬10克,沸水冲泡饮用,每日一次。这道生脉茶里面的西洋参能补气养心,三七能散瘀定痛,五味子能益气生津、补肾宁心,麦冬能养阴生津。长期服用此方,能改善心慌、气短等症状。
肝气虚——日常少动怒
肝有主藏血、主疏泄的功能,与情志活动密切相关。肝气虚常见的症状有眩晕耳鸣、眼睛干涩或视力下降、指甲枯白、胸胁胀满、容易发怒等。中医认为“喜怒伤气”,一些心理的问题也会导致出现不适的症状,就如过度动怒的人,很容易伤及肝气。
养护方法:做好情绪的管控和心理的调节很重要,老人日常要尽可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喜怒有常,不要过度伤春悲秋。同时,取枸杞子10克、白菊花5克、罗汉果1/4个,沸水冲泡饮用,能有助养护肝气。
脾气虚——吃饭七分饱
脾能运化水谷、升清降浊,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虚常表现为神疲乏力、四肢倦怠、少气懒言、头晕心慌、形体消瘦或虚肿、胃口差、食后腹胀、大便溏薄等。
养护方法:由于生活条件的提高,现代“吃出来的病”也越来越多。过食会增加脾胃运化的负担,因此建议老人要做到食不过量,吃饭保持吃至七分饱即可。在餐后半小时,老人可以进行散步等舒缓运动促进消化、养护脾气。
另外,过量使用酸味的食物,也会伤及脾脏。因此,本来就有脾气虚问题的老人,不能长期大量食用酸辣刺激、咸香味重的食物。
肺气虚——换季重保暖
肺主气、主皮毛、司呼吸,肺气虚常见的症状有声低气怯、咳嗽咳喘无力、气短不足以息,活动后加重等。严重者,会有自汗、恶风、容易感冒等问题。
养护方法:戚正涛认为,肺气虚的老人本身就容易感冒,更要懂得避风寒,顺应天气的变化增减衣物。尤其是入秋后,早晚温差比较大,老人在出门前记得多带一件外套。
再者,在作息、饮食的问题上,也要顺从大自然的规律。比如,春夏要晚睡早起、秋季要早睡早起、冬季要早睡晚起,以顺天时养阴阳之气。
肾气虚——擦腰养“先天”
肾为一身阴阳之根本,主藏精。肾气虚常见的症状主要有腰膝酸软或冷痛、畏寒肢冷、眩晕耳鸣、失眠、健忘、须发早白、牙齿早脱、小便清长、夜尿频多等。
养护方法: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老人每天摩腹擦腰,可有助同时养护脾肾。将双手搓热之后,先以右手按逆时针方向围绕肚脐摩腹21下,同时以左手揉搓腰部。然后,以左手按顺时针方向围绕肚脐摩腹21下,同时以右手揉搓腰部。
滨海体检-五脏都要养好一口“气”
- 2024-08-21
- 2024-08-20
- 2024-08-20
- 2024-07-23
- 2024-07-23
- 2024-07-23
- 2024-07-10
- 2024-07-10
- 2024-07-10
- 2024-07-10